每到一户,董礼书都详细询问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状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
赵德光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落实宏观政策,聚力提升城市能级,聚力做强工业集群,聚力推进乡村振兴,聚力打造旅游品牌,聚力培育数字经济,聚力夯实基础设施,聚力创建文明城市,聚力优化发展环境,聚力改善民生福祉,聚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开好局、起好步、破好题,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2021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保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月4日至5日在隆阳举行。全会高度评价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政策、制度、公共服务及要素保障等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强。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7人、候补委员9人。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认识新市情、推进新发展,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科学研判形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扎实推动稳与进。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的生产生活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和顺图书馆,了解了和顺古镇历史文化传承和振兴教育的情况
只要愿意来,图书馆敞开胸怀向每一个人开放。坐落在垂柳扶岸、绿影婆娑的和顺小镇,与淙淙河水相伴,建于1928年的和顺图书馆,如今已走过了92载风风雨雨。由于图书馆内藏书量丰富,许多单位和个人常常特意到和顺来查阅资料。持有本地身份证的居民交30元、外地民众交100元押金就可免费办理借书卡。
寸宇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寸宇表示,总书记的来访对和顺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舞,下一步,图书馆将继续扩充数据库储藏量,将私人手中珍藏的文献、方志、手稿、照片借来统一备份、馆藏保护,让历史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得以流传,更好地实现全民共享。
据统计,2020年,图书馆来馆人数超过50万人次,图书外借达21026人次,内阅52119人次。寸宇介绍,和顺图书馆内馆藏古籍较多,这些图书和古籍一部分源于爱国爱乡青年自发捐赠,一部分由进步青年从外地购置而来,因此对这些珍贵古籍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寸宇表示,图书馆的运营理念是包容尽可能多的人群,让任何年龄层次的人们都能获得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对于文化的热爱不分高低贵贱,和顺图书馆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宝库。
全馆占地面积5577平方米,共有超过11余万册的藏书,并分设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也能够相互成就。2019年,和顺图书馆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图书馆之一,已成为腾冲的一个旅游文化地标,历经92载风风雨雨,它古老却不失活力,创新发展却从不缺烟火气。除此之外,图书馆大力开展侨生培训,对其进行文化反哺。
在这个拥有中西合璧式建筑群的图书馆里,与馆内珍藏的文献古籍邂逅、与历史对话,当是令人惬意的体验。在和顺,这样的场景很常见:白天在田里劳作的农民,晚上会来到图书馆的灯下看书;从千里之外来腾冲旅游的游客,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享受着一方天地的书香静谧。
数字化建设:保护文化,实现全民共享和顺是拥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侨乡文化、边地文化等众多文化在这里交织交融,这些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和顺图书馆依托的基点,更是其发展的宝贵财富。寸宇很有感触地说,和顺图书馆虽然已非常古老、历经沧桑,它却从来不是一个老人。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推动新兴阅读与传统阅读交融结合、文化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如何拓展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而服务好人民群众?通过和顺图书馆馆长寸宇的讲述,我们找到了答案。通过统一整理、加工扫描,和顺图书馆数据库已初步建成。电子书则不限数量,只要下载后就可以带走。它古老却不失活力,创新发展却从不缺烟火气。建设图书文献数据库,不仅是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从利用的方面上来看,也方便了查阅古籍文献的读者。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和顺图书馆充满无限生机的同时,也充实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图书馆还建立了儿童之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每月开展一期手工、音乐、书法、卫生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在丰富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每位读者一次最多可借阅3本图书,借阅期可达半个月。
主馆的一楼为报刊杂志阅览、借阅区,二楼则为藏书阁。对侨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计算机技术应用培训,正是图书馆当下围绕总书记的指示所做的延伸和努力。
去年11月份,书法家、国学研究者田一可到馆举办《文化的力量》讲座,他结合腾冲、和顺文化渊源,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近的有保山学院、腾冲市政协文史委、保山市图书馆,远到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
作为一个腾冲人,听了这样的宣讲不仅扩展了知识面,更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相反,它积极融入时代大潮,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尽显朝气蓬勃之意。曾参加过讲座的居民尹明朝表示,和顺讲堂让我们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到了腾冲特别是和顺深厚的文化底蕴。乡村图书馆:敞开胸怀,释放蓬勃生机凭借丰富的藏书、便利的借阅设施、多样的人文活动,2019年,和顺图书馆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图书馆之一,已成为腾冲的一个旅游文化地标,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访客。
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的和顺图书馆,肩负着乡村文化历史传承守护的重任。和顺的刘佳昱是一名就读于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在硕士论文写作期间,因为论文选题与滇西抗战有关,她每天都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她表示,和顺图书馆文史资料丰富全面,如果不是这里有完善的滇西抗战资料,那么我的研究也就无从开展。通过数字化平台,查阅者从检索中就可以快速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简单快捷是前来查阅资料的人们对和顺图书馆留下的印象。
从2015年开始,和顺图书馆开始对古籍、民国文献以及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形式,丰富精神生活除了提供借阅服务,和顺图书馆还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扩展自身职能。
层层火山石堆砌的石阶、牌楼式大门、石头墙、雕花屋檐,勾勒出和顺传统建筑的原汁原味;西式平顶拱形中门、乳白色门窗、花木扶疏的花园,透露出西式建筑的时尚气息;游客穿梭其中、阅读者静心看书。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和顺图书馆,了解了和顺古镇历史文化传承和振兴教育的情况。图书馆通过举办展览、开展培训、开办讲座等多种方式展现和顺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图书馆全年无休,每天早上从8点开馆一直到晚上7点闭馆。
2017年,图书馆开办了和顺讲堂,邀请文化大家为群众带来一场场文化宣讲。施媛媛/文蔡文雯/图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对标对表四点指示要求,保山市逐一细化分解任务,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坚决做到五个管住,全面筑牢国门防线,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考察时,曾走进这间极为平凡的乡村小卖部,和店主赵家海亲切交谈。同时,结合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顺镇还开展了胞波情深、守望相助相互募捐活动,让华人华侨与祖国的纽带更加紧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道貌岸然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